动力 (文)

动力来源于需求和兴趣,目标、挑战、自我效能感、反馈和激励方法共同影响内在动机。

动力

动力,是指驱使个体朝着某一目标努力的内在力量。在心理学中,动力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个体的动力来源于各种需要,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这些需要将促使个体付出努力,以达成目标。比如,一个人渴望被别人接受和尊重,这种需要将驱使他改善自己的社交技巧,争取更多朋友。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需求层次理论中指出,人具有从低级到高级的不同需求,这些需求构成人的内在动力系统。

心理学家们发现,内在动机通常比外在动机更能产生持久的行为改变。内在动机来自于个体内心的喜好、兴趣、满足感等,外在动机则来自外界的奖励或惩罚。一个人如果对某项活动本身充满兴趣,他将更有动力长期坚持。例如,一个对绘画有浓厚兴趣的人,会全身心地投入创作,即使没有外界的利益驱动。

此外,目标的设定也与个体的动力密切相关。一个明确、具体、有挑战又不无法实现的目标,将激发个体较大的努力;而一个模糊或过于容易或过于困难的目标,则无法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美国心理学家洛克把这种关系称为“金字塔匹配原则”。也就是说,个体的动机与目标难度之间存在最佳匹配点。目标难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削弱动机。

动机激励也会受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主观判断。它决定了个体为实现目标而选择付出的努力程度。自我效能感越高,其动机和坚持就越强。许多实证研究结果都支持这一结论。

在组织行为学中,动机理论也得到广泛应用。组织利用各种激励措施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如设计有挑战性的工作、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晋升机会等。这可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增强组织效率。

与动机相关的还有一些其他重要概念,如习得性无助感和主体性。当一个人反复经历无法控制结果的失败经历后,他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感,认为自己的努力无法改变环境,这将严重削弱他的内在动机。而主体性是指个体的自主性和自决性,主体性越强的人往往内在动机也越强。

除此之外,动机的类型也关系到其效力。内在动机可以分为兴趣取向型动机和成就取向型动机。前者源自活动本身的乐趣,后者源自展示能力和接受正面评价的需要。研究表明,兴趣取向型动机往往产生更积极的结果。

总的来说,动力蕴含着推动个体实现理想和抱负的巨大能量。正确理解和运用各种动机,将可极大地激发一个人的潜能,帮助他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培养持之以恒的内在动机,制定恰当的目标指引方向,加强自我效能感鼓舞斗志,这些都是激发和维持强大动力的关键。

动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努力。家庭、学校、组织都要营造支持内在动机培养的环境,提供适度挑战的机会,及时给予正向反馈。同时,也要注重针对个体自身的动机素质培养,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发现兴趣,塑造主体性人格。只有这样,个体的潜能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内在动力的巨大推动力才能持续释放出来。

在实践中,也可采取一些操作方法来激发和维持动力,如制定详细行动计划、进行目的训练、建立奖惩机制、进行自我激励与自我管理等。这些方法都可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当然,它们只是起到辅助和保障作用,个体内在动机的培养仍是根本。

FavoriteLoading加入收藏夹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