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视骄阳(书)

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

作者:

欧文·亚隆(Irvin Yalom)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的荣誉退休教授。他曾被授予1974年的Edward Strecker奖,和1979年的精神医学奖,他是《当尼采哭泣》、《爱情刽子手》和《叔本华的治疗》的作者。

 

《直视骄阳》

 

书摘:

朱丽叶是一位49岁的英国治疗师,现居马萨诸塞州。她在前来加利福尼亚旅行的两周之内和我进行了几次面谈,希望能处理她在先前治疗中不曾解决的一个问题。

原来,朱丽叶的一位密友去世两年了。自那时起,她不但无法从痛失友人的悲伤中摆脱,而且产生了一系列症状,严重地影响了她的正常生活。她变得过分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任何小小的疼痛或是痉挛都会让她惊慌不已,立即打电话给私人医生。并且,她变得不敢参加以前所热衷的许多运动,比如滑雪、滑冰、潜水,任何有一点点风险的活动她都不敢尝试。甚至,朱丽叶连开车都觉得不舒服,在登上来加利福尼亚的飞机之前还不得不服用安定。很明显,友人之死激起了她内心经过改头换面的极大的死亡焦虑

接下来我开门见山,询问她从小到大对于死亡的认识,了解那些真正发生过的事情。我得知,朱丽叶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当她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第一次注意到了死亡。她发现了死去的鸟儿和昆虫,也参加了祖父母的葬礼。虽然朱丽叶不记得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必将死亡时的场景,但是她想起青春期时她有一两次想到过自己的死亡:“就好像下面有个陷阱在等着你,一旦掉下去便陷入了永恒的黑暗之中。我对自己说,我最好再也不要去那里。”

“朱丽叶,”我说,“让我问你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为什么死亡这么可怕?具体来说,到底是什么吓着你了?”

她立即回答说:“如果死了我就什么都不能做了。’

“那又怎么样呢?”

“看来我得告诉你我以前做画家时的经历——在我的工作间里,到处都塞满了没有完成的作品。”

“为什么呢?如果你喜欢画画并且开始动笔,为什么却没有完成呢?”

“因为钱。我很忙,个案排得非常满。”

“你能挣多少?需要多少?”

“嗯,大多数人都认为我挣得挺多的——我每个星期至少花四十个小时接待病人,有时更多。但我有两个孩子在私立学校上学,我得支付天价的学费。”

“你先生呢?我记得你曾告诉我他也是一位治疗师。他也如此努力地工作赚钱吗?”

“他每周也看这么多病人,有时候还更多。他赚得也比我多,因为他大多数时间都在做神经心理方面的测验,那更赚钱。”

“看起来你和你的先生赚得比需要的要多。但是你告诉我,是钱让你完全无法追求艺术?”

“嗯,是钱,但是是以一种奇怪的方式。你看,我和我先生总是在互相竞争,较量谁能挣得更多。我们没有公开承认,这种竞争也不太明显,但彼此心知肚明。”

“好吧,让我问你一个问题。假如一个病人走进你的治疗室,告诉你她很有天赋而且渴望创造性的自我表达,但她却无法创作,只因为她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和丈夫竞争看谁赚的钱更多——即便这赚的钱早巳超出实际所需。你会对她说什么?”

至今,我好像都能听见朱丽叶用清脆的英国腔回答说:“我会告诉她,你过得真可笑!”

在接下来的治疗中,我努力探索一种方法以帮助朱丽叶活得不那么“可笑”。我们探讨了她的婚姻关系中的竞争性以及那些搁置在旁尚未完成的作品的意义。我们讨论了一些重要的问题,比如幻想自己选择了完全不同的人生是否是在对抗从生到死一路走过去的宿命?也许,那些没有完成的作品给她带来了某种报偿,让她无法探寻自身天赋的极限所在?也许,她想让自己永远相信,只要她愿意,她就能做出伟大的成就。只要她想,她就可以成为杰出的画家——这种幻想显然有它吸引人的地方。但也许,从来就没有画家能够达到朱丽叶期望自己达到的水平。


点击此按钮,了解更多

FavoriteLoading加入收藏夹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