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与心理(文)

行动在心理学研究中具有关键作用,需与理论形成良性循环,以提高人类幸福指数。

行动

行动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关键词。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认为,人的所有心理活动都可以化约为可观察的行为。他们只研究外在的、可测量的行为,不研究内在的意识体验。这类心理学家更关注的是如何通过操作环境变量来引导和改变人的行为。

随着认知革命的到来,许多心理学家开始关注人脑、思维等更深层的心理过程。他们认为,要真正理解人的行为,必须研究人的认知过程。这些认知过程往往隐藏在表面行为之下。然而,行动依然是心理学研究一个关键的入口。

首先,许多重要的心理问题最后都会体现为行动层面的变化。比如抑郁症最终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抑郁症患者往往出现社交隔离、工作学习功能下降、生活失去乐趣等行为表现。这些行为变化反映出抑郁症患者内在情感和认知的障碍。所以,临床医生和心理学家必须观察和记录患者的行为,然后通过与正常人的行为对比,判断抑郁症的严重程度。

其次,行动常常反映出更深层的心理状态或认知过程。通过观察孩子的游戏行为,我们可以推断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比如,喜欢模仿大人行为的小孩,很可能处在精神分析学派所说的“仿效期”,他们的角色扮演游戏反映出更高的认知功能。反过来,我们也可以通过引导儿童参与某些游戏活动,来促进他们特定认知能力的发展。

最后,在当下流行的积极心理学看来,光有理论和研究还不够,还需要将心理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可操作的行动方案。只有这样,心理学才能真正在提高人们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方面发挥作用。所谓“行动导向”,就是要能引导人采取一些具体的行动,从而真正提高生活质量。比如,通过每天进行感恩日记、行使良好的沟通技巧等简单行动,就能明显增强个人和他人的幸福感。

那么,如何评价一个行动方案的有效性呢?光从主观感受判断还不够,还需要检验其影响效果。为此,心理学家会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考察某一行动方案是否真的能改善心理状况。他们会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只使实验组进行这一行动方案,其余条件控制相同,然后观察两组在相关心理指标上的差异,判断行动方案的效果。这种实证研究保证了心理学行动方案的科学性。

当然,心理学行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也会碰到一些困难。比如被试的依从性参差不齐,导致结果偏差;环境变量难以完全控制,产生干扰;心理指标的测量存在固有误差等等。这要求心理学家在研究设计和结果解读上都要审慎和严谨,控制可能的混杂变量,提高研究的内在效度。只有这样,提出的行动方案才能符合科学标准,才敢于推广应用。

最后,心理学行动方案在推广过程中,也需要考虑适用人群的差异。不同人群的特点各不相同,同一套行动方案可能效果不同。比如对于儿童、老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都需要在原有行动方案的基础上,做出一定调整,才能发挥最大效用。如果生搬硬套,很可能事与愿违。这对行动方案的可持续推广提出了更高要求。

理论研究和行动方案之间应该形成良性循环。一方面,行动方案需要理论指导,否则难以确定方向;另一方面,行动反馈也能检验理论的效度,推动理论调整和进步。如果二者脱节,都会使心理学半瘫痪。“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的,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行动在心理学研究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心理学不仅要产出理论,还要产生实际行动方案;不仅要研究认知,还要关注行为。只有这样,心理学才能真正惠及人类,提高人的幸福指数。

FavoriteLoading加入收藏夹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