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考的100个关键(书)

逻辑思考的100个关键如同一个功能齐全的“应用商店”,你可以根据个人情况,“下载”到有关效率、情绪、专注、沟通、记忆方面的APP,解锁各种各样的用脑秘笈,秒变学霸和工作达人!

作者:茂木健一郎。索尼电脑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理学博士。

 

逻辑思考的100个关键

 

书摘:

 

Point/0 1
只“输入”不“输出”,大脑很容易中途“放弃”
“我曾试着按照书中提到的工作法来做,但是最终还是放弃了,因为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刚开始跑步,感觉自己还没跑几步就累得不行,经常需要停下来休息。”……
就像这样,大家是否有过因为对自己一开始的表现不满意,于是就中途放弃的经历呢?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由于大脑的“感觉区”和“运动区”失衡。
“感觉区”是指通过视觉、听觉等五种感觉来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和识别的区域;“运动区”是指控制肢体运动的区域。
简单来说,大脑主要通过感觉区“输入”信息,并通过运动区“输出”信息。在此,“输入”指的是“理解”,“输出”指的是“实践”。
去美术馆欣赏精美的画作,聆听顶级音乐家演奏音乐或者观看一部优秀的电影并为之感动时,感觉区都有可能得到飞跃式的发展。
想要锻炼大脑的感觉区,去现场听音乐、去现场观看体育比赛是非常重要的。

Point/02
思维训练的关键,在于反复”输出”
利用肢体输出信息时,“运动区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例如画画、唱歌、写作等等,需要做出运动来进行表达的时候,信息输出的准确度取决于运动区学习回路得到锻炼的程度。
与通过很小的契机就能得到飞跃式发展的感觉区相比,运动区的学习只能通过反复实践才能得到锻炼。
最近,我一有空就会抄写夏目漱石的长篇小说《我是猫》(【吾辈は猫でぁる】)。由于我大多时间都是在电脑上写稿,所以常常提笔忘字,于是我决定想一个对策。当我逐字逐句抄写这位伟大作家的名言时,竟有了意外的发现。夏目漱石并未将“さんま”一词写作“秋刀鱼”,而是用了假借字“三属”。们看来,原文通篇都是假借字。那是我第一次认识到假借字是日本文化的一个伟大创举,书写正确与否并不是那么重要。
假如我没有抄写夏目漱石的《我是猫》,我可能永远也不会注意到夏目漱石使用了“三属”这一假借字,也不会意识到假借字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吧。
仅仅是观看,是无法锻炼运动区的学习回路的。事实上活动身体才能活动大脑。
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都可以去尝试,比如参加各种学习班、绘画、运动、音乐等等。亲自尝试之后你就会发现,“啊!原来是这样!”实际上,切身的体验会给你带来很多惊喜。这时,“感觉区学习”和“运动区学习”就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总之,感觉区和运动区的学习回路的关系,就像车的两个轮子,必须时刻保持平衡
但是,这里必须要注意的是,如果感觉区机能过于发达,就无法得到令自己满意的实际成果;反之,如果运动区机能过于发达,最终结果只会是普普通通且毫无特色。之所以会产生这两种结果,是因为大脑的感觉区和运动区没有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输入”的机会急剧增加,感觉区发达的人越来越多,所以我们要自觉地进行“输出”来取得平衡。


点击此按钮,了解更多

FavoriteLoading加入收藏夹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