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i十六型人格?荣格说不要过于相信它(文)

mbti十六型人格?荣格说人格测量的结果永远不是非此即彼的,不会出现那种确定的答案和引导读者选边站的思维,不会出现不严谨的三分极管思维。

mbti十六型人格跟荣格有什么关系?

 

首先,荣格并没有发明什么现在流行的MBTI。mbti十六型人格跟荣格没什么关系,而且MBTI一直都不是正统的心理测量工具。心理测量学开始于上世纪中期,1949年,卡特尔提出了16种互相独立的人格特质,即著名的16PF人格量表,1975年,精神病研究所艾森克教授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量表,1987年,诞生了基于人类词汇学和检索学的大五人格量表,这些心理测量的工具一直都在完善更新,并且一直作为主流心理学测量的工具。

 

不同于MBTI的是,艾森克量表、大五人格量表、16PF等正统的心理测量工具都是采用连续记分的方式。所以,人格测量的结果永远不是非此即彼的,不会出现那种确定的答案和引导读者选边站的思维,不会出现不严谨的三分极管思维,而只是每个人某种心理特质程度上的高低而已,比如开放性的程度、情绪化的程度、神经症的程度高低等等,不会像MBT答案中得出确定的内倾、外倾,确定的“思维”还是“情感”型性格。心理学界公认MBTI的信度和效度都有很大的问题,即同一个人在短时间内,连续测量后,或几天之后频繁出现测不准的状态,重测率高达57%。

 

并且,类型论的一极管思维早就不是心理学的共识,人的性格不是那么简单可以用类型说概括的。而MBTI诞生的初衷,不是心理学研究,而是有人力资源从业背景的Myers母女,基于美国1942年失业潮而捣鼓出的一种职场测评工具,用来“帮助”当时心理焦虑的人们匹配好自己的职业岗位。这个模型的初衷,不是奔着心理测量的信度和效度去的,而是为了解决美国失业潮和看准美国失业人群心理和现在什么色彩性格心理学、九型人格一样都不是正规心理测量格类别,只是一种经济不景气时代中的心理现象的收割而已。但是年轻人在初次相遇MBTI肯定会陷入和星座类型一样的二分思维。用评测中的“巴拉姆心理效应”来给自己定标签,觉得这些话说的太准了。其实这只是这段测量时间,你的某一种心理功能占主导时,你自己给你自己的归因罢了。

 

人格,不是那么简单可以概括和总结的。

FavoriteLoading加入收藏夹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