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瘾(书)

当我没有忙于做些什么来分散注意力时,我就会感到空虚和饥饿。我的心很痛,尽管当时我不知道该如何用语言来表达这种感觉。

从本质上说,软瘾标志着对感受的排斥。我们大多数人在成长过程中接受的教育都没有鼓励我们尊重或接受自己的全部感受和情绪,所以我们很容易转向软瘾去麻痹“不该有”的感受和情绪。一个简单而有力的法则是,你越关注自己的感受,就越少沉溺于软瘾。无论你的愿景是什么,有意识、负责任地表达你的感受会帮助你实现它。你的情绪传达了大量关于你的担忧和渴望的信息。你如果学会与自己和自己的感受相处,就学会了汲取内心智慧的方法。你对伤害的觉察会帮你获得安慰;你的愤怒会带来更大的动力;你所有的情绪都会带来更强的满足感。请允许自己去感受情绪。

 

我们都需要时不时地走个神。心不在焉的状态会让我们在潜意识中解决一些问题,给我们带来必要的休息时间,让我们恢复活力。想找到一个不需要在某些时刻逃避自己感受的人反而不太容易。当然,问题是,当逃避和走神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软瘾就会变得根深蒂固。

 

精神需求是驱动我们追求理想生活的基本欲望,是我们最深刻、最重要的需求。然而,矛盾的是,这些需求也是我们最不擅长去满足的。相较而言,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而会把它们与表面的欲望混为一谈,然后试着用软瘾来满足这些表面欲望,但无论我们多么努力尝试,它们永远不能满足我们深层次的需求。

 

在每一个软瘾习惯之下,都有一个宝藏等待着我们去发现。解码软瘾后,它的每一个方面——我们依赖的对象或活动、触发的情况甚至想要逃避的感受——都揭示了关键信息。所有软瘾都有积极的意图,因为它们源于我们想要好好照顾自己这一动机。然而,讽刺的是,也正是这些软瘾阻碍着我们真正照顾好自己,因为它们掩盖了让我们感到空虚、孤独、不适或不被爱的潜在的问题。软瘾会压制我们需要感受的感受,阻止我们阅读我们的系统试图发送的信息。


我们软瘾的产生原因往往超出了我们能意识到的范围。我们可能会意识到沉迷于软瘾的冲动,接受表层原因(我无聊了、我需要休息),好像它们真的能解释我们的行为。我们只会对自己偏颇想法做出反应,而忽略更深层次的原因。为什么此时此刻我会沉溺于软瘾?为什么我会有这种习惯?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模式?在表面的欲望之下,我们常常看不到能解答这些问题的深层次的需求——渴望舒适,渴望变得重要,渴望感受到意义。

 

点击此按钮,了解更多

FavoriteLoading加入收藏夹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