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探寻(书)

“无意识-前意识-意识”、“本我-自我-超我”,以及弗洛伊德试图用来解释推动世界运转的“生本能-死本能”。

尼采最早指出了现代人的基本困境:价值崩溃带来的无意义问题。他的后继者弗洛伊德指出了“本我一自我一超我”的人格结构。认为问题还得回到俄狄浦斯情结这个基本冲突。荣格似乎更认同尼采,他说现代人的问题不是俄狄浦斯冲突,而是无意义感。

 

从心理治疗角度看,很多人之所以发生心理问题,就在于人格结构的缺损。比如,当父母长期替代孩子做决定,孩子的自我就无法建立起来,导致人格结构中的自我缺损。这时候,孩子在父母面前会很乖,离开父母却会陷入本能享乐。再比如,当父母作为超我对孩子完全不加管束,孩子就会放任自己的欲望和攻击性,以自我为中心而不顾别人,形成超我缺失后的本我型人格。

 

因此,按照古典精神分析的逻辑,心理治疗的核心工作就是帮助被分析者看见自己被压抑的欲望,也就是看到自己的本我;在此基础上,适当地满足本我的欲望,从而形成用合乎超我道德的方式满足本我欲望的那个自我。当这个自我可以用合乎超我要求的方式稳定地满足本我的欲望时,精神分析治疗就基本完成了。这就是一种基于人格动力的治疗方案。

 

难道追求自我有错吗?如果我们重读《自我与本我》,会发现自我其实是一个生成物,它是从无意识中涌出来的欲望与外部世界调和的产物。甚至可以说,自我就是一个空壳,我们的欲望溢出什么,外部世界的群意志注入什么,自我就会装载什么。这就是说,现代人追求的自我其实是一个空无的东西。

 

意义丧失的背后是价值崩溃,价值崩溃的背后是支撑价值的客体建构的瓦解,客体建构的瓦解具体来说就是客体关系的瓦解。

 

点击此按钮,了解更多

FavoriteLoading加入收藏夹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