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疗法(文)
归因疗法:不引导人们把问题外化,而是引导他们把问题归因为可控的、不稳定的、内部的因素(如努力程度)。
归因疗法
人的许多心理问题并不是由于消极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由于对它们的解释所引起的。例如,被解雇之后,有人高兴地去寻找新的工作,有人却深感自尊心受到严重损害,不能自已去寻找新的工作。前者可能认为被解雇是学习上的问题,自己有机会寻找新工作是值得高兴的,而在后者,则认为自己无能,没有人会娶她了。从这种意义上讲,问题根源于归因,应该以归因再学习(attribution retraining)或归因治疗这一点为前提来解决心理障碍。
人们可能熟悉以下两种归因疗法。一是错误归因模型,它旨在引导人们将“激活状态”从归因为有威胁性的外部因素重新归因为无威胁性的外部因素。另一个是艾布拉姆森关于抑郁的归因治疗的建议。他认为引导患者把对失败的归因由归于稳定的、内部之因素转变为归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因素,这样就可以提高自我知觉,减轻抑郁。这些疗法的重要做法是将失败从向内归因转变为向外归因,因为将失败归于内部原因会损害自尊,而归于外部原因则不会。
但是,有研究也对这种归因疗法的这一假设提出了批评,因为有时向外归因对行为的影响比向内归因的影响还要不利。虽然人们将激活向外归因,他们会感到威胁减少,但同时他们也会觉得自己无能力改变外部情境。所以,德韦克、威尔逊和林维尔等认为,归因的稳定性和可控性两个维度在成功改变人的行为和治疗中,比原因源(内部、外部)更重要。就是说,虽然将一个问题向外归因可能降低威胁性,但它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导致的心理障得。相反,从归因于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转变为归因于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不仅可以减少威胁,而且可以提供改变问题情境的一个基础。因此依据这一逻辑,我们可能不引导人们把问题外化,而是引导他们把问题归因为可控的、不稳定的、内部的因素(如努力程度)。
加入收藏夹